2025年5月16日至17日,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科教城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主办,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主旨发言、主题发言、闭幕式四个主要环节。其中,主题发言设置了三个单元。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司法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的200余位代表,围绕“教育法典编纂与教育法治现代化”的主题展开广泛与深入的研讨。
开幕式由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党委书记陈婷主持。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薛冰,江苏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兵,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会长龚向和教授分别致辞。
薛冰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简要介绍了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办学特色与优势学科,重点阐述了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成果。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以建好传统法学院、非诉讼研究院和数字法治研究院这“三个法学院”为愿景,不断夯实学科专业技术,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他恳请各界持续支持学校及学院建设,并诚邀与会专家学者常来常州交流指导。
王兵强调,改革与教育相伴相成,教育法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他介绍了江苏省教育法治工作情况,强调完善地方法律体系,推进常州立法探索,指出学前教育等条例存在不足,需要严格执法标准、清理规范文件,并强调要加强法治教育课程及督导员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龚向和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他以“感恩、回温、展望”为关键词,总结教育法治建设成果,强调聚力法典编撰、咨政建言、学科振兴、学术交流、学术研究五大方向,推介江苏教育法治实践及数字化创新,提出锻造新时代法治队伍,助力教育强国战略。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由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院长张建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申素平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会长、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向和教授,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教授、《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学报》编辑部主任夏纪森等三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主旨发言。
申素平教授以《数字平台的社会教育权及其规制》为题,她指出数字平台的社会教育权面临规制挑战。她基于事实与规范依据阐释其内在逻辑,分析现有教育权理论解释力不足及未成年人保护制度重保护轻发展等困境,提出理论构建与规制思路,强调平衡发展与保护。她深入剖析数字化时代教育权的边界,探讨在数字浪潮下,如何规范数字平台所涉教育权,确保其在合理轨道运行,为教育数字化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龚向和教授以《中国教育法治发展与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题,他回顾了中国教育法治发展历程,指出教育立法从空白到体系成型,执法转向依法治教,司法保障逐步强化。他提出教育法学学科建设需内外并举:内在路径应构建理论体系,外在路径则需全面推进,以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完善法治保障体系。
夏纪森教授以《惩治与教育如何结合:关于涉罪未成年人检察保护的思考》为题,他探讨了未成年人检察保护,提出应坚持综合保护原则,完善分级处理机制。他重点分析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模式,将其分为四类,并介绍常州检察机关联合高校开展的帮教实践,强调应以恢复性司法替代报复性司法,实现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主题发言环节设置三个单元,分别聚焦“教育法典与教育法治”“依法治教与青少年保护”“青年论坛:法治下的教育强国”。第一单元中,由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劲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胡岩主持。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副院长张顺教授,浙江树人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斌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侯嘉淳老师共同评议。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刘旭东副教授以《学位争议中学术自治事项的实质审查》为题,他围绕行政诉讼实质审查展开论述,提出应固守形式审查标准,分析实质审查回避状态下履行判决的适用困境,并强调在禁止不正当比例原则框架下推进实质审查,以实现教育法典基本原则的体系化与具象化构建。
江南大学法学院万艺副教授以《法律援引技术的检视与应用——以教育法典编纂为例》为题,硕士生王鑫代表发言。他在发言中以教育法典编纂为例,系统检视了法律援引技术。通过梳理法律援引的规范流变,论证了其体系化应用的必要性,并提出技术要求,强调应避免同一法条多次援引,以提升法典编纂的逻辑严谨性与科学化水平。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由海以《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学位法>的法典化路径》为题,探讨《学位法》法典化路径,主张明确其在教育法典中的功能定位,提出学位制度应纳入总则核心内容,并规划分则编纂框架,为教育法典体系化构建提供制度衔接路径与立法技术参考。
华东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院万圆副教授以《考试招生统一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题,指出考试招生统一立法是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亟需通过法治手段破解招生乱象、重塑教育秩序。她强调立法需明确适用范围与规范框架,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系统性法律依据,以制度刚性保障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魏文松以《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依法治教的三维转向》为题,他指出教育法典编纂需回应依法治教的时代命题,主张推动法律体系从分散到统一整合,治理模式从多元共治转向强化法治刚性约束,构建良法善治新格局,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系统性法治保障。
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玉玲以《论教育法典中终身教育基本原则的确立》为题,她指出终身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核心,但我国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她认为确立该原则有助于教育法典的体系化编纂,且具有坚实正当性基础,受教育权应覆盖全生命周期,国内外立法经验亦提供有力支撑,呼吁将其纳入教育法典。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博士生朱海燕以《论教育法典的立法目的》为题,强调教育法典的立法目的应聚焦于明确教育法治的根本宗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规范教育管理活动,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系统性法治支撑。
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竺小缘以《宪法视域下教育法典编纂的依据、价值及实施》为题,她指出宪法是教育法典编纂的上位法基础,须通过具体立法实现宪法基本国策条款、权益义务条款及国家机构条款的法治转化。她认为应以人民主权价值统领教育法律关系,并依托合宪性审查机制确保法典编纂的宪法价值贯性与实施效能。
在评议环节,张顺指出,法律原则需区分政策与原则属性,程序性原则入典尚存争议;高校学位授予权行使中的查重标准需进一步明确;考试招生立法必要性论证充分,但依法治教路径有待深化。万千慧认为,终身教育原则入典需解决概念规范性问题,建议作为立法宗旨而非基本原则,可借鉴刑法领域政策与法律互动方法。侯嘉淳提出,学位法法典化需厘清与职业教育等法律关系,强化法典内部逻辑自洽;部分论文存在宪法依据论证薄弱、合宪性审查范畴模糊等问题,需避免以宪法条款替代法典体系建构。
第二单元中,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张曙光,上海市光明律师事务所、南京市律协未保委副主任陈炼主持。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林沈节副教授,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周艳云副教授,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徐金波律师共同评议。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海峰以《学位授予争议实质化解视角下学术复核的三维设计标准》为题,他指出化解学位授予争议需构建学术复核三维标准:一要保障主体平等性与权利救济功能,二须明确复核结果兼具内部程序约束力与外部法律效力,通过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双重维度实现争议实质性化解。
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章成副教授以《论教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我国高校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为题,他剖析了我国高校涉外仲裁人才培养现状,指出学科建设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建议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强化仲裁法学核心地位,推进跨学科融合与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需求。
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朱未以《依法治教进程下师德师风法治化建设路径研究》为题,他强调师德师风法治化是依法治教的关键环节,兼具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制双重属性。他指出当前存在制度保障不足、评价体系滞后等实践困境,提出应完善法规体系、构建多维评价机制、强化教师法治素养培训,推动师德建设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刘扬以《<学位法>学位撤销条款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解与适用》为题,他结合法条阐释了学位撤销条款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司法适用逻辑,指出其遵循行政法基本原则,并就“其他非法手段”“严重违法行为”等要件的认定标准展开分析,强调学位撤销程序须纳入司法审查范围以保障程序正义。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山东政法学院讲师韩光耀以《<学位法>框架下学术复核制度的法治化进路研究》为题,他指出学术复核制度法治化需秉持程序正义、尊重学术自治与一裁终局原则,剖析当前制度存在的受理主体、标准、流程及衔接缺陷,提出构建独立受理机制、统一审查标准、优化处理流程、畅通救济渠道等完善路径。
镇江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检察官侯滨以《我国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制度检视与完善研究》为题,他指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严峻,现行专门教育制度存在“罪错未成年人”概念模糊、专门教育委员会职能不足、分级分类原则落实缺位等问题。他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应明确概念界定、优化委员会职能定位、整合社会矫治资源,构建体系化教育矫治机制。
徐州市贾汪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辉以《家庭暴力案件中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履职问题与完善路径》为题,他指出检察机关需强化家庭暴力案件中未成年人保护,提出运用督促监护令、人身保护令、撤销监护权等措施,强化司法救助与家庭教育指导,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他指出暴力认定范围狭窄、监护撤销机制不完善、报告主体责任模糊等难题,建议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原则、教育体系及检察监督机制。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法官翁强以《学生欺凌的解释论:从概念规范性到法律责任体系构建》为题,他界定了学生欺凌为未成年人实施的肢体、言语及网络欺压行为,强调其侵害人格权的本质特征。他指出需明确学校、监护人、法院的共治责任,构建以人格权为核心的法律责任体系,并主张将侵权责任认定前置,通过教育惩戒强化早期干预,完善校园欺凌法治化治理路径。
在评议环节,林沈节肯定了学术复核独立性研究,建议强化外部救济机制设计;指出涉外仲裁人才培养需加强实践导向,可探索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模式;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应进一步厘清师生、校师法律关系边界。周艳云建议学位撤销条款研究可引入比例原则界定违法行为,学术复核制度可增设国家监督体系司法审查标准,未成年人专门教育需明确概念界定并深化域外经验本土化转化。徐金波强调学位授予属学术自治范畴,司法审查应恪守程序性审查边界。评议人一致认为相关研究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建议深化实证分析与比较法研究以提升对策针对性。
第三单元中,由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吴虑,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唐淑艳主持。湖南工商大学法学院宋凡老师,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马琳昆老师,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陆杰共同评议。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张德雄(李琰培同学代表发言),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硕士生朱语薇,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生朱厦平,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硕士生丁柳,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硕士生严驰,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马鸣灿,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战略研究硕士生石博,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硕士生徐湘婷,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硕士生李守俊分别以《法典化浪潮下我国教育法典的构建之基与立法方略》《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受教育权的体系化构建》《法典编纂背景下教育惩戒权入法:法理构造、功能定位与规范表达》《<学位法>制定背景下高校学位授予权法律规制研究》《<学位法>时代学术复核制度的功能定位及体系建构》《学位诉讼中学位授予学术标准的实质审查——从何慧娴案引入》《高校治理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政策调适与困境破局》《校园欺凌的治理路径探析——基于对NT(RD)中学的考察》《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法律保护机制研究》为题,进行了专题发言。
在评议环节,评议人指出,各专题发言紧扣教育法治前沿与实践需求。刘斌指出教育法典研究需强化司法判例支撑与域外经验借鉴。马琳昆指出学位授予权研究应聚焦具体问题并加强实证分析。宋凡指出高校AI治理研究需厘清管理关系属性并拓展国际视野,关于校园欺凌的实证研究应进一步聚焦微观场景。评议人一致认为相关研究选题前沿,但需在理论深度、案例支撑及国际比较维度持续完善。
闭幕式由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王禄佳主持。
东南大学刘耀辉副教授作学术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呈现三大特征:汇聚理论界与实务界、学术界与期刊界、省内外的多方合力;聚焦教育法典编纂、学术热点探讨、未成年人保护及人工智能法律规制;倡导多元协同创新。他倡导学者应加强学术交锋,鼓励实务界通过案例数据揭示法律短板,呼吁学术研究紧扣现实需求,并期许期刊界优化传播机制,共同构建教育法学研究共同体,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向和教授宣布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为获奖青年学者颁奖。
本次年会立足教育治理现代化新问题,聚焦法治轨道重构教育体系,提出法典编纂的创新路径。会议直面终身教育、学位授予等现实议题,构建宪法依据与价值共识,必将以法治之力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制度根基,开启依法治教新征程。(通讯员/毛安竹 审核/陈婷)